泰國基礎教育署教育廳長139人參訪 肯定臺灣教育品質

泰國教育廳長海外研習團於日前訪臺,由泰國孔敬中學教育區廳長塞煙(Dr. Sayan Phanoi)率13名現任教育廳長、110名新任廳長及教育相關人員共計139人到訪,來臺期間由教育部安排教育相關參訪行程,包括拜會教育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及國家教育研究院,以瞭解我國教育體系、學生於國際學力評量情形(PISA)及我國推動數位學習現況,並至國中小學教育現場親身體驗我國創客(Maker)教育及特色教育,訪賓一致表示對臺灣教育體系留下深刻印象,相當肯定我國教育品質,並表示會將在臺參訪期間所見所聞帶回泰國,期許能為泰國教育注入新氣象。

泰國基礎教育署(Office of the Basic Education)掌理泰國全國公立高中、國中及小學整體政策及預算等事項,自2009年起基礎教育署將泰國全國劃分為225個小學及中學教育服務區(Educational Services Areas),並設立教育廳長為最高行政主管,對全國3萬1,255所中小學進行監管及評量。近日基礎教育署更換全泰國90%小學教育服務區及20%中學教育服務區的廳長,依規定新任廳長需要進行32天教育訓練(含海外教育參訪),基礎教育署署長葉奔瑞(Dr. Boonrux Yodpheth)盛讚我國優良之教育體系在全球享有盛名,且學生在PISA中科學及數學成績表現優異,故指定臺灣為新任廳長海外研習目的地。

研習團此行訪臺參訪學校包括新北市有木國小、插角國小、大觀國中以及臺北市南港高工。在有木國小及插角國小的參訪中,訪賓除瞭解我國小學基本課程外,並體驗學校結合當地環境發展創新的特色教育,以插角國小為例,其校園位處於新北市三峽山區,生態環境豐富,故學校利用其環境優勢安排學生體驗包括健行、登山、溯溪、攀岩等學習課程,令訪賓印象深刻。

在新北市大觀國中則呈現我國目前積極推動的「創客教育」(Maker),在面對快速變動的社會,創新和發明是社會進步的關鍵,而培養學生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未來教育的重點所在,為了鼓勵學生多元思考、動手實做的創客精神,大觀國中打造了多間包含機器人教室在內的創客教室,讓學生能夠在學校親身體驗物聯網科技,以及學習簡單程式語言;在臺北市南港高工的參訪讓訪賓瞭解我國技職教育現況,並且參觀「創客工廠」,親身體驗我國技職課程及實習設備等資源。

研習團並拜會國家教育研究院聽取有關PISA及中小學校長專業培訓規劃等議題之簡報,團員對我國學生的學力表現甚感興趣,並對我國的課程規劃和師資培訓等提出許多問題和討論。

教育部由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楊敏玲教育參事代表接見訪團,楊教育參事表示臺灣受少子化的影響,近10年來國中小學生總數下降,同時期在臺新住民子女學生人數卻大幅成長,教育部為強化新住民子女運用其多元語言及跨國文化成長背景之優勢,將於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把新住民語文與國語文、本土語文、英語及第2外國語皆列為「語文」領域,並將致力於新住民語文課程教學、師資培育及教材研發等相關配套措施,期望能夠促進新住民子女教育優質化,達成「尊重多元文化」的課程目標。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由何雅娟副局長代表接見訪團,並安排臺北市數位學習教育中心孫明峯主任(臺北市中崙高中校長)簡報臺北市推動智慧教育現況,臺北市積極建立整合雲端學習資源及教學工具的數位學習教育平臺─「酷課雲」計畫,平臺內有豐富教學影片,並結合電子書閱讀資源,從國小至高中階段全國師生甚至海外僑校都能免費透過網路上課,而學生能透過「酷課雲」建立個人學習履歷,教師也能透過雲端平臺分享教學資源。

訪團團長塞煙表示,臺灣教育體制相當完善,學生在數學及科學的國際學力評量中表現優異,校園及課堂中頻繁運用數位科技作為媒介來幫助學生學習,且臺灣亦相當強調學生的道德教育等特點,都值得泰國借鏡學習,故選擇來臺研習。

臺灣與泰國長期以來在經貿和文化等各方面有極為頻繁的互動與交流,近年來我國致力推動新南向政策,教育部亦積極發展與泰國的教育合作關係,以增進雙邊各級教育機構合作,藉由本次泰國基礎教育署教育廳長研習團來訪,希望可以進一步促進臺泰教育交流,加強兩國間的實質教育鏈結,開拓更多臺泰教育合作契機。

教育部新聞稿 2017/09/29


 

泰國教育官員百人 來台取經創客教育

教育部今天指出,泰國教育廳長海外研習團139人日前來台參訪,取經台灣的創客(Maker)教育,以及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推動狀況。

教育部今天發出新聞稿指出,這次來台參訪團由泰國孔敬中學教育區廳長塞煙(Sayan Phanoi)帶團,率領13名現任教育廳長、110名新任廳長及教育相關人員,總共139人到訪。

泰國基礎教育署目前將全泰國分成225個教育服務區,今年更換9成小學教育區和2成中學教育區廳長,新上任的官員必須進行32天的教育訓練,包括9月底來台參訪。

教育部指出,泰方選擇來台,是看中台灣學生在PISA中科學和數學成績表現優異,以及積極推動創客教育的成效。這次參觀了台北市南港高工的創客工廠、新北市大觀國中的創客教室,以及新北有木國小、插角國小的特色教育課程等。

教育部轉述,泰國參訪團長塞煙特別稱讚台灣的數位教育,課堂中頻繁運用數位科技媒介來幫助學生學習。他也發現台灣的中小學相當強調道德教育,值得泰國借鏡。

轉錄自聯合新聞網 2017/09/29

教育部創客教育專區 大觀國中「一園一區一走廊」啟用

創客夏令營始業典禮-林局長與學生合影。(圖/教育部)

全國首創,創客教育廊帶「一園一區一走廊」25日下午於大觀國中啟用,由教育局林奕華局長、大觀國中顏學復校長、海峽兩岸交流學會伍必中會長等人進行揭牌儀式及體驗。透過民間力量引進兩岸知名科技及文創資源,建置全台首座「科技藝術專區」,打造創客教育所需美感剪裁、程式設計、食農手做等學習空間。

爾後進一步透過校園空間盤整,利用活力樓轉角空間融入「新北創客123」等概念建置創客走廊,該走廊除以創客發展歷程、工具介紹、創客作品等靜態展示外,更設置影音及手作牆等新型互動科技,鼓勵學校師生隨時可進行創客發想。

 

林局長與學童體驗「一園一區一走廊」 大觀國中創客教育廊帶。(圖/教育部)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於104年率全國之先推廣創客教育,建置6校成為創客中心,教育局長林奕華表示,新北「創客教育」強調動手實作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首重「實作」、「創意」、「整合」及「自學」四大理念,期許現場教學從「基礎工具學習」、「模組架構熟悉」到「創發作品產生」培養學生創客素養及相關核心能力。

新北市今年將以「校校有創客」為目標,陸續於9至12月辦理創客季相關活動,如9月辦理創客百場研習、偏鄉創客體驗;10月辦理兩岸創客論壇及創意滑車,11月辦理師生創客松及決戰伸展臺等。12月起,將媒合學校與相關創客資源,補助國小於內開設創客性社團,並於107年公布本市「創客三階課程教學手札與示例」,透過社團課程引導,具體實踐校校有創客。

 

林局長體驗「一園一區一走廊」 大觀國中創客教育廊帶。(圖/教育部)

大觀國中校長顏學復表示,校園內引進民間資源建置「中華科技藝術教育專區」,包含「時裝設計」、「3D水族」、「畢卡索繪圖」、「編程機器人」、「食農探索」等空間,近期更完成創客走廊一、二期建置,未來更規畫成立「創客型態非營利幼兒園」。

創客教育的發展除空間的營造外,更需要整體環境的相互配搭。學校為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除透過民間力量引進兩岸知名科技及文創資源,建置全台首座「科技藝術專區」,打造創客教育所需美感剪裁、程式設計、食農手做等學習空間外,更進一步透過校園空間盤整,利用活力樓轉角空間融入「新北創客123」等概念建置創客走廊,該走廊除以創客發展歷程、工具介紹、創客作品等靜態展示外,更設置影音及手作牆等新型互動科技,鼓勵學校師生隨時可進行創客發想。

教育部有感於創客教育推動之重要性,連續2年與本市共同合作於大觀國中「中華科技藝術教育專區」辦理暑期夏令營,今年全額補助來自新北市、花蓮縣、桃竹苗區等4梯次近300名偏鄉學生參與四天三夜的學習。

今日的始業式,參與學生為本市屈尺、義方、大鵬及龜山國小,參與的新北市屈尺國小李紹麟學生特別期待「編程創客機器人」課程,因為從小就喜歡機器人,沒想到現在可以透過簡單的程式指令操作,就可以讓機器人完成任務,自己可以主導的感覺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中時電子報 2017/07/26

【政府政策】創客教育 國發會向高雄第一科大取經

國家發展委員會(國發會)鑒於「創客(Maker)文化」是臺灣產業發展主要的成長動能,11月10日邀集各地方政府及中央相關部會約60人上午參訪國立中山大學的產學研發成果後,下午參訪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簡稱第一科大)「創夢工場」,了解創客教育的推動執行過程,期未來將「創新創業」從高雄推向各地方政府,為我國產業發展打造成創業、創新的溫暖環境。

第一科大校長陳振遠表示,該校在 2010 年就率先全國各校,轉型「創業型大學」,致力推動創客教育,除於2015 年建置500坪「創夢工場」,今年11月下旬將啟用270坪的「創客基地」,包括木工、機工、電子、資工、3D 列印及文創商品設計開發等五大實作區,培養學生「做中學」的精神。陳振遠除代表校方感謝國發會的訪視肯定,未來也將持續肩負培育創新人才的使命,與各大專校院及高中職、國中小夥伴學校分享創客經驗,落實政府政策,串聯校園與產業共同創新,為學生打造更多元的創新創業學習環境。

國發會此次參訪活動由主任秘書曾雪如主持、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戴淑芬引言介紹。兩人均肯定第一科大致力於推動創客文化、鼓勵青年創業、創新產業等貢獻,也認同該校積極向下扎根創客教育的目標方針。

曾雪如表示,創客運動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不僅顛覆舊有的經濟生產方式與教育思維,也成為創新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因此國發會特別以「翻轉新產業──創新創業與創客文化」為主題,取經第一科大創夢工場推動創客教育的作法,進行經驗分享及意見交流,藉由創客教學,以科技革新、軟硬整合觀點,連結在地業者共同探討,藉此激勵創新創業動能。

創客精神強調創意動手做,透過動手做展現創意。因此,第一科大特別安排國發會一行人體驗3D列印,透過動手實作的過程,感受創意來自於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挖掘問題,進而想辦法解決的創新創業精神。

轉錄 <中央社> 2016-11-10

【地方政策】中市教育局設置行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 培育工業4.0人才

臺中市長林佳龍希望打造臺中市為智慧機械之都,並利用智慧機械來達成工業4.0的普及化。工業要達成製程4.0前,教育也須先朝教育4.0邁進,爰此,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劃設置行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來推動創客教育,以呼應工業4.0人才培育,透過創客教育培養學生動手做、做中學、問題解決、主題創作、程式設計、創新應用、團隊合作、獨立研究等等能力。

臺中市幅員廣闊,設置行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可以達成創客教育資源均質化,進而達成工業4.0人才培育成果優質化。行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配備高解析液晶電視、 3D彩色列印機、無線網路、高階筆電、CNC、雷射切割機及手作工具等,將巡迴臺中市每個角落,許孩子一個夢。為呼應107年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生活科技領域學生要學會寫電腦程式的能力,本市自104年度起陸續補助高、國中、小等32校設置創新學習實驗室,能讓學生應用所學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107年新課綱分成生活科技領域、自然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數學領域、英文領域、綜合活動領域及其他領域知識進行創新應用的主題創作並透過積木的組裝與機器人闖關,強化學生解決問題及團隊合作的能力。行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主題為3D列印,讓學生應用所學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107年新課綱分成生活科技領域、自然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綜合活動領域及其他領域知識進行3D列印程式設計及創新應用的主題創作,透過線上預約行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到校完成3D列印使夢想成真。
臺中市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設置行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不僅有專業老師指導授課,學生也能自己做出成品,落實動手做與解決問題的Maker(創客)精神。同時希望發展學生STEAM五個面向的軟硬能力,培養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以及數學(Mathematics)五個構面的學習和發展能力。科學(Science)方面,藉由實際拼裝的過程,應用所學科學原理,幫助學生更理解科學知識;科技(Technology)方面,不僅能讓學生了解能源科技和運輸科技,更可以實際運用資訊科技及程式設計,操作軟體讓資訊互通,以落實科技實踐的目的;工程(Engineering)方面,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必須讓機關結構更為穩定,以使物體運作更為流暢;藝術(Art)方面,學生藉由建構機關的過程中,訓練其藝術與創造力的展現,並培養美感和鑑賞力;數學(Mathematics)方面,學生必須運用公式,了解比例和對稱方式,並掌控物件彼此力道的平行,能充分應用數學概念。
「想像」是創意的來源,「實踐」是創新的可能,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表示推動Maker夢想巡迴專車主要是希望讓學生「動手做」,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潛能,未來將會在本市各級學校巡迴駐點,落實創客精神提升新世代學生核心的競爭力。

轉錄自<中央社>2016-09-29

【程式教育】桃園市青溪國小-全校推動Scratch機器人程式教育

6月23日【騏驥坊創客教育團隊】前往桃園市【青溪國小】,舉辦全校【Scratch機器人創客教育推廣活動】,在青溪國小體育館盛大舉行,分年級輪流體驗程式設計的迷人魅力。

青溪國小為【桃園市103~105年創造力暨科學教育計畫】主辦學校,今年9月即將開設桃園首創【創造力資優班】,萬校長及教務處王主任對於這兩年教育部推動的創客教育相當重視,於6月23日在校內體育館舉辦3場,每場逾兩百人的3D列印創客教育推廣活動。暑假也已規劃好,與騏驥坊共同開設一系列的創客夏令營。105學年度開始,5~6年級電腦課,全面進行Scratch程式設計及3D列印創意課程。

青溪國小萬校長頒發感謝狀

 

青溪國小三年級

 

青溪國小四年級

 

青溪國小五年級

 

【2016騏驥坊創客教育夏令營】

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教育政策】台師大推動創客教育 與北台五縣市簽署合作備忘錄

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強調DIY自製、創意的精神,近年自歐美開始發想,並迅速席捲全球,各國政府也積極鼓勵「動手做」的Maker風氣。為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動手實作、創新創意與解決問題等能力,教育部年訂定「推動創新自造教育計畫」,結合部內相關單位,104年起全力推動創新自造教育。

中小學之創新自造教育與師資培育大學關係密切,因此,教育部補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及國立屏東大學等6校成立「創新自造教育推展基地」,第一年6校已完成空間與設備建置並辦理種子講師培訓,透過maker種子教師培訓與推廣,引領中小學推動自造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與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蔡清華政務次長於本(3)日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臺師大)舉辦之「北區自造教育師資培育合作備忘錄簽署記者會」,肯定臺師大推動創新自造教育的用心與努力,並感謝新北市、臺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及宜蘭縣等5縣市對推度創新自造教育的重視與支持,及中小學校對推動創新教育熱忱,相信在縣市政府與中小學的協力推動下,必定能培養學生以科學精神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激發創造力與夢想的實踐力。

臺師大推動中學創新自造教育深耕計畫,在校內成立「自造教育大師推展基地」,並與5縣市合作並於臺北市大同高中、新北市永和國中、桃園市建國國中、新竹縣六家國中及宜蘭縣復興國中成立「創新自造教育教師培訓衛星學校」協助辦理MAKER師資培訓與發展MAKER教案教材,有系統的推動創新自造教育,透過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中小學校齊力推動,自造教育的推動成果將更為顯著。

教育部新聞稿2016-06-03

【2016騏驥坊創客教育夏令營】

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程式教育】第3屆全國瘋狂貓咪盃Scratch程式設計比賽 台中隊成績優異

瘋狂貓咪0.jpg

資通訊發達時代,運算思維及程式設計要從小扎根。105年度全國瘋狂貓咪盃─Scratch程式設計比賽日前在新北市教研中心舉行,來自全國14縣市共112隊的菁英國中小學生展開激烈競賽。台中市代表隊成績優異,葳格高中國中部獲得國中遊戲組優等、安和國中獲得國中遊戲組佳作;上安國小獲得國小遊戲組優等;陳平國小獲國小動畫組佳作。

教育局表示,近年來國際間興起重視程式設計及運算思維的風潮,台中市從103年度開始在國中小資訊課程積極推動Scratch程式設計,104年度起在本市資訊網路應用競賽中增加Scratch程式設計程式項目。

台中市代表團隊:省三國小、東光國小、大同國小、光復國小,以「開放硬體創意設計」為主題,展示學生利用程式設計軟體Scratch結合外部硬體裝置Arduino電路版製作出的創意作品,藉由展出活動,全程由學生向參觀民眾解說,並指導民眾動手親自操作,展示師生創意教學與學生利用資訊科學進行問題解決的思維能力。

其中,大同國小作品地下道淹水警示智慧抽水系統,結合時事及生活現實需求,獲得教育部資科司司長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劉遠楨教授特別讚許。光復國小作品則是設計機器手臂及吊車系統,創意發想自坊間的夾娃娃機,藉由Scratch程式設計控制機器手臂及滑輪組,完成任務。

東光國小則結合學校閱讀推廣教育,設計閱讀金頭腦-搶答遊戲,透過簡易自造及開放硬體程式設計,開發按按按搶答系統。省三國小使用積木及3D列表機,組裝機器人系列電動車,除了教育及教學時由電腦Scratch程式操控外,更可透過手機下載操縱app後,藉由藍芽模組,即可輕易操縱電動車完成任務,提高學生興趣。

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台中市正在執行教育部運算思維中部地區教師增能計畫,負責提升中部地區教師運算思維教學能力,同時積極爭取教育部105學年度國中小自造教育示範中心計畫,期待深耕資訊教育及創意教學,讓學習與生活運用合而為一。

除了運算思維課程外,教育局也已補助20所學校成立創意積木教室,另外首開先驅,將3D列印及智慧機器人的課程,排入資訊教育課程,培養學生動手做的創客精神,期待台中市成為充滿創意與科技生活的未來幸福城市。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2016-05-29

【2016騏驥坊創客教育夏令營】孩子在玩樂中學習程式邏輯

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活動資訊】FABLEARN TAIWAN 2016 自造教育者年會

title00

FABLEARN TAIWAN 2016 自造教育者年會

自造MAKING/分享SHARING/學習LEARNING

指導單位:美國史丹佛大學教育學研究院 轉化學習技術實驗室 FabLearn計畫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協辦單位:臺南市政府研考會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臺南市歸仁區歸仁國民小學、台南數位文創園區-胖地、Fablab Tainan

title01

什麼是FabLearn Taiwan 2016?

FabLearn年會源自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自2011年開始舉辦,美國、丹麥、澳洲、巴西、日本皆曾經舉辦過,Fablearn自造教育者年會目的在於藉由工作坊、研討會及國際論壇等系列活動,讓校園老師、自造者及關心自造教育議題的人有一個分享交流的平台及聚會,一方面加強自造者間直接的溝通,促使各所學校、自造者空間交流彼此的教學經驗、營運及技術上的問題,相互學習,同時也藉由工作坊、研討會來討論、分享自造教育議題未來發展的方向及促成更多合作的計畫。為推展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與教師、自造者交流、並增進國人對數位化個人製造的認識,本會更將邀請台灣各自造者空間共襄盛舉,藉由此難得機會凝聚台灣自造者向心力及聯繫感情。

活動緣起

世界各地目前紛紛被一股名為「自造」的浪潮不斷拍打和侵襲,從 DIY 的精神出發,但更加重視社群連結、跨領域協作,並以開源資源開疆闢地,這股運動不但挑戰了現有的製造體制,還準備以嶄新的想法和數位之姿翻轉不同產業。自造者運動為世界所帶來的改變不僅是應用數位製造機具的使用,而是透過「數位製造」協助在地的發展,例如:非洲因為醫療設備的短缺,造成孕婦死亡率極高,但是應用數位製造的方式,就地生產便宜的器具,以協助孕婦生產等,對當地的醫療改進造成相當大的提升,這是數位製造當初極力促成對落後及偏遠地區的協助。冰島透過自造空間提供青年創業的環境,讓冰島在金融海嘯之後能夠透過數位製造的機制,協助青年發揮創意,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冰島有六個自造空間,提供在地的居民進行創意的實現與創業的發展,這個層次已經不是學習數位機具的操作,而是真實的應用到生存的必須,為此創造價值與產值,這也值得其他國家積極學習。

西班牙巴塞隆納面對Internet來臨的世代,如何因應虛擬及數位所帶來的改變,成為都市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目前巴塞隆納已經有相當多的自造空間可供使用,包括與建築學院IAAC合作的FabLab Barcelona,經營超過兩年的Maker of Barcelona及其他重要的Maker Space。未來,市政府期望每個行政區建構一個類似自造空間的數位製造實驗室,讓當地的居民可以就近利用此一服務,從事數位機具的應用、專案的創作及創業的發展,最終期使讓巴塞隆納成為一座Fab City,這是為城市發展帶來轉變。

而Fablearn更是在自造者運動中的重要的其中一環,Fab Learn由美國史丹佛大學發起,是一個針對助於數位自造教育的會議,目的希望透過交流想法與共同實作,創造機會並展現出數位自造的魅力吸引學生,激發他們成為現在和未來的創新者。目前舉辦過國家包含:美洲、澳洲、歐洲、亞洲(12月),會議中包含,論壇、短講及工作坊,透過實作學習數位自造,更是自造教育者的最好觀摩方式。

在台灣,自2013年開始,許多自造者空間開始出現,最早是OpenLab. Taipei開始營運,為台灣第一家自造空間,接著是Fablab Taipei及整合數位及藝術的FabLab Dynamic, 以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為發展核心方向,希望透過數位製造技術,針對社會需求而提出改善、改造的創新專案,發展在地特色,以及南臺灣首座自造空間的Fablab Tainan,由本會與台南市政府共同成立,是一個充分與在地文化結合的Maker空間。以市民工坊出發,提供在地數位文創工作者一個交流育成的平臺,將產業聚落融入地方經濟、文化與市民生活,這些社群在在地為各種社會議題共同努力,並由社群自主營運,基於推廣及教育的目的,在台灣推動Make,Learn,Share的Fab Lab核心精神。

綜觀自造空間的發展歷程,由MIT發起的「數位製造」的實驗室與弱勢需求的結合應用,慢慢的延伸為全球性的組織,為「數位製造」這件事情點起一把火,原本屬於高科技的少數人的專利,因為這樣的推動,反而成為街頭及落後地區弱勢族群的福音。再擴展成為金融海嘯後,創意者創業的孕育環境,甚至成為城市復興的火種,乃至竟成為國家脫貧的重要工具。台灣深厚的IT製造的底蘊,應該可以激勵更多創意及創業的發展,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助力。其實也可以考慮加深一般大眾對數位製造的學習,促進民眾對數位製造的興趣,包括對學生的鼓舞,透過這些工具進行多樣小量的製造,發展特色的產品,給予民眾更多創業的環境與機會,讓創意的種子發芽成為創業的大樹。

而在這些自造空間成立後,接著政府及校園也紛紛投入行列,啟動「自造城市」專案或是「校園自造教室」等空間,就教育方面來看,更希望孩子可以從小扎根,在義務教育中就加入數位自造相關課程,更包含軟硬體學習,如:編寫程式碼、3D列印、自組機器人等,而教育部更在2015年開始推動跟Maker相關等計畫,首先是全台共有六部的行動自造貨櫃,前往全台各高中職進行自造觀念宣導及數位自造設備操作體驗,在行動自造貨櫃啟動後,後續也啟動「校園自造空間」計畫,實際讓自造氛圍融入校園,也希望學生在課餘時間,可以學習新技能,製作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

「自造教育」必然是台灣接下來發展的方向,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老師早已全力以赴,而有些老師則還不了解什麼是自造者運動,因此提供一個平台,讓自造者及自造教育者有機會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及教學方式,所以舉辦一場自造教育者年會則出現必要性,Fablearn Asia 2015在日本橫濱舉辦,吸引亞洲超過10個國家、近300位自造者、教育者及設計師共襄盛舉,兩天的會議,除有探討各種自造教育議題的國際論壇外,更有工作坊及小型論壇讓參與者針對個人需求選擇參加,是目前亞洲最盛大以自造教育議題為主的國際會議。期待Fablearn Taiwan 2016可以替台灣的自造教育發展向前邁進一大步,讓自造Making、分享Sharing、學習Learning在校園中持續發酵。

活動議程

時間 內容 與會人員
0900-0910 開幕式 / Open Speech開幕引言 與會貴賓
0910-1000 主題:數位自造為孩子帶來個改變 泰國:NalinTutiyaphuengprasert 主持人/DSIL fablab@school, Bangkok
1000-1050 主題:自造空間如何投入教育行列 日本:渡辺ゆうか代表理事/GLOBAL STEM LEARNING ASSOCIATION, JAPAN
1050-1150 Maker教育者經驗分享 教育者代表:
王振興教授/成功大學電機系
林威昇老師/台南女中資訊組長
林義順老師/台南高工製圖科
1150-1230 綜合QA Time Nalin、Youka、三位教師
1230-1330 Lunch Time/午餐時間/午休時間 講者來賓、全員
1330-1400 貴賓致詞/禮品致贈/來賓、全場大合照
1400-1700
(含20分鐘休息)
實作工作坊(四場同時進行) A:程式設計-自造教育中的程式設計教學
B:電控應用入門- x duino數控開發板的綜合應用
C:簡易機器人入門-自造教育中的最快上手的機器人製作
D:服務設計-自造教育中的服務設計教學
小型座談會(兩場同時進行) 主題A:For自造教育者之教學議題,講者:
泰國:Nalin主持人/DSIL FABLAB@School
台灣:周佳弘總監/Hello Maker教育團隊
台灣:涂益郎負責人/教育部南區Fab Truck自造貨櫃主題B:For校園Fablab之管理議題,講者:
日本:渡辺ゆうか代表理事/ GLOBAL STEM LEARNING ASSOCIATION, JAPAN
台灣:曾俊夫負責人/新北創客小學堂
台灣:林東成負責人/東石高中綠豆創客教室

<詳情見活動官網>

【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活動資訊】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熱烈報名中

騏驥坊_創造力與數位應用課程簡介

● 活動名稱:2016 騏驥坊創客夏令營
● 主辦單位:騏驥坊創客教育中心、Tree Maker 3D列印中心
● 活動對象:2~8年級之國中小學生(各營隊有附註建議參加年齡)
● 活動費用:依課程及地區而定,詳見報名系統,三天營隊$4200~4800,包含午餐、材料、場地、3D列印設備及電腦租用費等。

配合教育部推動各級學校創客動手做,以及107年程式設計進入課綱,騏驥坊與各縣市機關學校合作,利用暑期規劃創客育樂營,結合3D列印技術、Arduino電路板與手機APP程式設計課程,讓國中小學童體驗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


各梯次營隊簡介

3D列印生活科技營:結合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3D列印技術,培養學生創造力及空間設計概念。

建議年齡2~6年級國小學生

費用包含3件3D列印作品/ 3天筆記型電腦/ 3D列印機租用

3D生活

第一週活動花絮


人機互動程式設計營:藉由人機互動課程,讓孩子動手玩科技。使用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Scratch積木程式,控制智能機器人與機械手臂的動作,來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能力。

建議年齡2~6年級國小學生

費用包含市價$1100紅外線遙控積木車套件/ 3天筆記型電腦/ 智能機器人等使用

人機程設

第一週活動花絮


手機遊戲APP程式設計營:手機遊戲APP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必須,精選2~3款經典手機遊戲,規劃為實作課程,培養學生程式設計概念及物聯網應用能力。

建議年齡4~8年級國中小學生

費用包含3天筆記型電腦/ 需自備安卓系統手機


● 3D列印航太科技營: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3D列印技術,結合時下最流行的四軸飛行器(無人機),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空間設計概念,更可以學習到太空科技與實際操作無人機。

建議年齡4~8年級國中小學生

費用包含2件3D列印作品/ 3天筆記型電腦/ 3D列印機租用/ 市價$1600四軸飛行器套件

3D航太

第一週活動花絮


各地區營隊/梯次/時間表

台北區梯次:

投影片1.PNG

報名系統按鈕(台北區)

桃園區梯次:

投影片2.PNG

報名系統按鈕(桃園區)

新竹區梯次:
投影片3.PNG

報名系統按鈕(新竹區)

台中區梯次:

投影片4

報名系統按鈕(台中區)


若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於上班時間來電詢問:
● 課程諮詢專線 03-4917436
● 請多利用線上報名系統,並使用信用卡PayPal線上繳費,節省匯款往返時間及資訊錯誤機率。


營隊規章與注意事項

(一)三日全天營隊上課時間為早上9:00至下午16:30,配合家長接送時間為早上8:00至下午17:30,若家長於接送時間提前或延後接送小朋友,需事先告知申請,並酌收營隊老師延長工時費用。

(二)三日營隊將統一替學童訂購午餐,請家長不必親自送餐,因攸關孩童飲食習慣與健康,若有特殊需求(如素食、魚蝦過敏者)請務必於報名時註記於備註欄位。

(三)線上報名成功繳費始完成報名手續,並享有95折優惠,若以匯款方式繳費者,請於三日內付款完畢,若超過時間尚未完成匯款,將無法保留學員的報名資格,請各位家長見諒。

(四)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上課時間、地點及相關準備事項,統一以「行前通知單」為準,活動前3~7天,寄送電子郵件或電話告知家長上課地點教室與行前注意事項。

(五)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騏驥坊創客教育中心與各級學校合作辦理,各學校或單位僅提供場地租借,家長如有相關活動洽詢,請致電營隊服務專線 03-491-7436 我們將有專業客服人員為您解答。

(六)報名參加者暨其法定代理人同意騏驥坊創客教育中心就所報名之活動或課程進行期間內所拍攝或攝影之影像進行合理範圍內之招生或使用。

(七)轉梯退費規定及注意事項:如因個人因素欲更換梯次,應於活動前14日致電營隊服務專線 03-491-7436 提出申請,超過期限者恕不受理轉梯。

2.退費規定如下:

報名繳費後,因故不克參加者,於活動開始前30日提出者退費九成,活動開始前20日則退費八成,活動開始前10日退費七成,活動開始前3日退費五成,3日內或當天未到者不予以退費。
凡提出營隊退費申請者,於收到退費申請次一日起十五個工作天內完成退費。
本單位保有最低開班人數之權力,未達開班人數(10人)將全額退費,並協助轉梯。轉梯未成功者,於收到退費申請次一日起十五個工作天內完成退費。

(八)逾時課後照顧托管費標準:

營隊規定最晚在17:30之前接回小朋友,如果家長延遲接回,主辦方也需支付加班費,甚至有些租借場地學校也會加收租金。所以17:30前接回學員,不需收費。

17:30~18:00,每位學員每天收費100元
18:00~18:30,每位學員每天收費200元
(六點以後很多學校教室會關閉,之後老師或助教只能陪學生在外面的警衛室或穿堂等家長,若超過18:30每位學生每天收費300元 ,費用請當場繳給老師。)

(九)颱風天補課辦法:

1.營隊進行當中,如遇有不可抗力之情事,為確保學童安全,主辦單位有權提前結束,並計算全部成本後,退還未發生之費用。

2.如遇颱風、地震等天災,均依照當地政府公告為準,營隊網站也會公告,不另行電話通知。

3.如遇有不可抗力之情事(如颱風、地震…等),優先選擇營隊延期,主辦方有權決定以星期六、日為補課日。

(十) 其他注意事項:

1.上課時限本人參加(家長請勿於教室內旁聽,以免影響上課品質),請謹慎並確認輸入的學員姓名及相關資料。

2.主辦單位將依照報名人數調整上課教室。

3.學童在課程進行中,所產出之報告、作業、討論文字及所有活動照片等,主辦單位有發表及整理編輯之權利,或得引述其中內容集結出書,或用於其他各項創作發表。

4.任何侵犯、破壞主辦單位資料、儀器、設備或竊取財物者,應負起相關法律責任,並賠償損失,主辦單位並得停止該其上課之權利。

5.主辦單位保留各項規定最終解釋權。

同意以上內容  進入報名系統按鈕


若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於上班時間來電詢問:
● 課程諮詢專線 03-4917436
● 請多利用線上報名系統,並使用信用卡PayPal線上繳費,節省匯款往返時間及資訊錯誤機率。


線上報名/付款系統使用說明

Step1: 進入報名系統,點選想報名的課程

step1

Step2: 詳細填寫學員報名資料

step2_1

Step3: 資料填畢後,將課程新增至購物袋

step2_2

Step4: 確認報名資料無誤,進入結帳系統

step3

Step5: 選擇付款方式

付款詳細資訊

Step6: 可順便註冊會員,也可直接點繼續

step4_2

Step7: 系統資料確認中,請稍等

step4_3

Step8: 進入信用卡付款系統

step5_1

Step9: 再次確認報名資料及費用

step5_2

Step10: 填寫線上信用卡付款資料

step5_3

Step11: 或進入PayPal帳戶進行付款

step5_4

了解報名流程  進入報名系統按鈕


若您有任何問題,歡迎於上班時間來電詢問:
● 課程諮詢專線 03-4917436
● 請多利用線上報名系統,並使用信用卡PayPal線上繳費,節省匯款往返時間及資訊錯誤機率。


 

【創客教育】教育部推創客教育 中部自造基地盛大開幕

為了推展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強調共創、共享之精神,鼓勵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參與動手實做,教育部推動創新自造教育,並於4所科大設立自造基地,中部基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虎尾科技大學分別訂於105年4月20日(星期三)上午及下午盛大開幕,將由吳思華部長親自揭牌及見證基地與夥伴學校結盟大會之合作簽定,同時呈現基地於各級學校及偏鄉推動自造教育之成果展示。

自造者運動自歐美開始發想,「創意自造」與「動手實作」更是教育部期望帶動臺灣學子的方向。由於自造者精神與技專校院「重視實作能力培養,展現務實致用核心價值」的精神相同,因此教育部推動創新自造教育計畫,共擇定4所科技大學設置北、中、南4所推動基地,作為推展各級學校自造教育及串接民間、企業自造資源之窗口。其中南部基地–「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創夢工場」與北部基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自造工坊」已分別於去(104)年5月份及11月份開幕啟用,中部兩校基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虎尾科技大學則共同擇定於今日(4月20日)辦理開幕暨夥伴學校結盟記者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基地「創意工場」,強調跨領域之共創、共享,整合工程及設計學院需求,提出「做-學-想」之概念,透過雲端整合不同領域之自造者技術與學習場域,期許帶給區域的自造者與國、高中職一個學習的平臺,進行跨領域創作,進而達到「做中學」、「學中做」之發展目的。該校基地推廣自造之責任區域為臺中市(高速公路以東地區)、南投縣、雲林縣山線和嘉義縣市,開放對象包含該校師生或夥伴學校組成之創客團隊,現已邀請夥伴學校包括國立臺中高工、國立臺中家商、臺中新興國小、國立竹山高中、南投大鞍國小、國立斗六高中、正心高級中學、雲林華山國小、國立嘉義高工、國立嘉義高中、嘉義來吉國小等11校形成中部自造者網絡。雲科大創意工場面積共1775坪,分為實作工坊區、創意教學空間區及十二處妙思角落和兩大展示區:「實作工坊區」以四大工坊中之設計(木工廠、金工廠)、工藝工坊、數位工坊與數位製造工坊為主;「創意教學與妙思空間區」則包括一間數位工坊、兩間設計二館、兩間設計一館共五間創意教學空間;「展示區」則包含設計創新研發中心與願景館以及創客材料室。創意工場內包含原型實踐設備,從工藝的玻璃、金工到木工各式工具,再到3D列印、CNC及數位手臂等數位製造設備,均在創意工場中提供使用。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之「跨領域微創特區」共320坪,是ㄧ個結合「自造文創商品實作」與「跨領域試量產實作技術」兩大主軸元素,所建置之具科技、設計與工藝之跨領域微創特區,空間包含陶藝工作區、木工工作區、金工工作區、多媒材工作區、PCB電路板設計區、試量產加工區與系統測試區等七大動手做工作區,另有多功能共同工作空間,如文創數位協作區與共同討論區等,提供師生、聯盟學校、社區民眾及民間Maker團體運用各類工具進行創意實踐。該校基地責任區域包含苗栗、彰化及臺中市(高速公路以西)與雲林縣海縣所屬學校,未來秉持資源開放、設備分享之理念,將提供相關技術與設備,並發展創意自造與創新教育課程、教學、教材、師資,規劃寒暑假開設種子教師培訓營等策略積極推動自造教育,今日記者會亦與夥伴學校包括虎尾農工、大成商工、土庫商工、水林國中、元長國小、光復國小、文興國小、聯合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弘光科大、修平科大、環球科大、斗六高中、二林高中、苑裡高中、惠文高中、秀水高工、大慶商工、南鎮國小、大坪國小等22校簽訂自造者聯盟,未來將提供衛星工廠技術支援與機電整合資源,使自造教育推廣能順利往下扎根至高工職與國中小學生中。

教育部推動創新自造教育計畫,藉由全國北、中、南4所大學基地的設置,4基地均具有不同領域特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工業設計為發展特色、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則以機電領域為發展重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著重與民間maker及國際鏈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則以創業型大學為基礎發展,深耕maker實作與創業之結合。4基地提供開放之自造者學習環境,導入各類課程、教材、推廣之各項活動,除作為推廣鼓勵社會大眾動手實做之學習基地,亦希望藉由實作能力與創意精神之培養,鼓勵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參與動手實做,激發創造力與夢想實踐力,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動手實作、創新創意與解決問題之能力,並透過創意整合、跨界合作與商品化等輔導策略,期許帶動創新創業與產業連結之良好發展。

教育部新聞稿 2016-04-20

【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創客教育】廣州新教育 找回創客精神

大陸掀起「創客」(maker,或稱自造者)風潮,廣州、深圳這對「土豪兄弟」大手筆扶持創客;但兩地創客基因大不同,廣州雖為廣東省科技中心,擁有全省70%科研機構,但創客難成氣候,「創客之城」封號反讓小老弟深圳奪走。

去年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巡視深圳創客空間「柴火」,瞬間點燃創客熱,在官方全力推動、加持下,創客空間已滿地開花。

近期統計顯示,深圳開放製造空間、創客工廠等創客機構達到107家,創客人員超過1萬人。

比起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定義了創客空間的模樣,廣州雖有大學城創客空間、創客街、you+國際青年公寓等,卯足勁追趕深圳,但至今缺乏重量級、具號召力的創客空間,大多處於小規模獨立運作、分散、摸索狀態。

製造業不發達,也是影響廣州創客發展的原因。相形之下,深圳作為大陸高端製造業中心,工程師文化濃厚,還有華為、中興、騰訊等企業總部,「山寨之都」更打通世界級的低成本供應鏈,因此深圳創客傾向開發智慧硬體,且能結合軟體。

創客運動風起雲湧,但是卻面臨著難穩健發展的隱憂。

由於創客平台過度氾濫,僅有空間、頭銜卻無相應資源,創客基地無標準、品質良莠不齊,甚至被外界質疑「只有創業,沒有創新」,難邁向創客經濟。

然而更普遍、根本的問題,是缺乏創客土壤與文化。

如何將創客精神持續向下紮根、植入教育體系的「開源」問題,也日益受關注。

廣深兩地在創客教育也展開競賽。深圳第二高級中學早在2014年就在校園創立創客空間,而後陸續有中學開辦創客教育課程,民間還自發形成創客教育聯盟。

廣州正急起直追,將創客教育和中小學結合。包含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雅中學等都有編寫機器人程式、3D列印等創客教育課程。

南武中學更引進美國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鼓勵學生動手做和動腦思考,解放創意、激發社會創新要素。

2016-04-10 經濟日報 記者 郭玫君

【創客教育】學程式語言,比第二外語還簡單

schoolpic-8

學習電腦程式很容易讓人跟阿宅劃上等號,但對愛沙尼亞的人們來說,這可是件有趣又超酷的事情!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愛沙尼亞這個位於波羅的海最北邊的小國,自蘇聯瓦解獨立出來之後,便一躍成為全球新創科技強國,像是網路電話Skype、線上殺時間的遊戲軟體Playtech、虛擬試衣間Fits.me、網路跨國匯兌服務Transferwise全都來自於愛沙尼亞,他們也是最早將「程式設計」納入中小學課綱的國家,全民從7歲起就開始學習程式。

Skype研發團隊第一位員工、Transferwise創辦人塔維‧辛瑞克斯(Taavet Hinrikus)接受《金融回顧》專訪說道:「如果叫我總結愛沙尼亞這個國家,我會用這三句話詮釋:腳踏實地、堅忍不拔、創新求變」。

愛沙尼亞的科技革命從90年代早期就已然開始,1991年脫離蘇聯後,匱乏的建設與資源反而成為它獨特的優勢,讓他們能自由打造理想的政府體系和企業組織,搶先投入新興科技的懷抱。

愛沙尼亞總統托馬斯‧伊爾韋斯(Toomas Hendrik Ilves)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幼年時期在美國接受教育,13歲時,他在數學實驗課上第一次接觸程式設計,並開始學寫程式,「我不認為程式語言是一門艱深難懂的學問,它由嚴謹的邏輯組合而成,事實上,程式語言還比一般外語的文法更具邏輯,直到今日,我還是認為學習程式對我的生涯發展有莫大的助益」伊爾韋斯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說道。

學程式,多一種發揮所長的工具

「在愛沙尼亞,我們從一、二年級開始學習第二外語,如果你從7或8歲就開始學習程式語言,那和就和學習第二外語一樣,就美國而言,學習程式設計是擔心工作被科技取代,但是對僅有140萬人口的愛沙尼亞來說,學習程式是為了善盡我們的人力資源,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伊爾韋斯接著說道。

在伊爾韋斯領導下,愛沙尼亞開始走向e化管理,政府透過國營的虎躍基金會(Tiger Leap Foundation)支援所有學校使用eKool網路系統,以登陸考試成績、回家作業、出席紀錄等,父母只要動動滑鼠就可以瞭解孩童的學習狀況。

身為母親的瑪麗‧湯絲維(Mairi Tonsiver)也分享有次她11歲的孩子烏庫(Uku)得了嚴重的感冒,三天沒去學校,eKool系統協助她瞭解孩子錯過了哪些課,之後要怎麼跟上,「在還沒有這套系統之前,我們想了解孩童錯過哪些進度,都會花上許多時間,現在孩子想不寫回家作業都找不到藉口,因為我可以直接透過系統知道今天有什麼作業!」湯絲維微笑分享道。

培養創造者,從8歲開始

《連線》雜誌指出,一開始愛沙尼亞讓中學孩童學習寫程式,然而,他們發現孩子若能提早在8歲左右開始接觸程式設計,將有助於提升未來的學習能力,「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孩子成為創造者,而非消費者,8到10歲就是關鍵期,這是因為孩子的既定印象尚未成形」領導全球開放原始碼的非營利組織Mozilla基金會執行董事馬克‧修曼(Mark Surman)接受專訪說道。

在校園裡,一群10歲的孩子正動手設計著電腦小遊戲,24歲的資訊老師漢納斯‧瑞茲(Hannes Raimets)是第一批接受「程式老虎(ProgeTiiger)」師資培訓的老師,他與BBC分享道:

「我認為讓孩子學會寫程式有許多好處,它訓練孩子們的創意和邏輯思考,孩子們感覺自己同時在玩、又邊設計自己想玩的遊戲,『程式設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科目之一,其他老師還會用這堂課的內容當作誘因,跟孩子們說:如果你們做完作業,我們就在下課10分鐘前讓你們設計程式,孩子聽到之後馬上振奮起來」。

如同學音樂的小朋友,並非將來就得成為一位音樂家,而學習程式也不是要他們在日後成為一位電腦工程師,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孩子們進一步學習事物運作的基本規則,況且,孩子們豐富創造力可是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呢!

首圖來源:ra2studio/Shutterstock.com

騏驥坊創客教育中心預計在105年暑假於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四地同步開設夏令營,讓創客教育更為普及!暑期營隊相關資訊,敬請參考活動頁面

<親子天下>授權轉載 愛沙尼亞程式教育:學程式語言,比第二外語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