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趨勢】柴火創客空間要將造物中心複製全大陸

大陸總理李克強在“柴火創客空間”考察時,體驗年輕“創客”的創意產品,稱讚他們充分對接市場需求,創客創意無限。總理說,“你們的奇思妙想和豐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會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

因為2015年初李克強總理的到訪,柴火創客空間成了華僑城創意園的“地標”。與總理一年多前到訪時相比,柴火在內部陳設上有了不少的改變。進門右手邊的小方臺上,擺放了簡單的焊接工具和電路板等材料,讓來訪的客人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體驗動手的樂趣,左手的架子上陳列著創客們的手工作品,正面的隔斷牆上是一幅燈光藝術裝置,把手指放在一個個的燈罩上面,它會慢慢改變顏色。隔斷牆的另一面,是創客們工具陳列架,房間正中大大的工作臺是創客們工作和分享的區域。為了不讓來訪者打擾到創客們的工作,柴火又在同一層樓租下一個一百多平方米的單獨房間,給創客們一個靜心“創想”的環境。

空間上的小改造,體現了柴火創客空間的大心思。“創客一定要動手去造物,去分享”,柴火創客空間的運營經理蘇海燕說,我們希望把“造物”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讓更多人瞭解創客文化。

原來柴火創客空間的辦工廠所肩負傳播及普及創客文化的使命,僅2016年前9個月,柴火創客空間就接待來訪約30000人次,舉辦了超過100場工作坊與分享會。30個國家的資深創客、設計師、藝術家來到這裡分享他們的遠見卓識和造物樂趣,他們中有瑞典駐華大使科技參贊、有致力於推動美國創客運動的資深科技顧問,也有戈登貝蒂摩爾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等。

在柴火的運營者看來,創新不能僅局限在智慧硬體領域,它應該跨界。這一年多來,柴火的活動從科技向文化藝術等領域擴展。在這裡與大眾見面的創客項目中,既有推動分子生物學普及的開源分光光度計專案,也有生物創客推動生物支付所研發的植入晶片技術,還有在眾籌平臺上獲得巨大成功的電動滑板項目等。

“只有激發大眾對創客文化的興趣、不斷傳播創新的火種,才能推動大眾創新的發展”,蘇海燕說,這一年多來,柴火成立專業團隊致力於推動國內創客教育發展,提供創客教育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校園創客空間規劃建設、創客教育課程體系等,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創客教育品牌之一。

現在的柴火不僅是創客教育的基地,也是對接中外創客與產業界的橋樑。2015年,入駐柴火創客空間的團隊一共就有4個,其中,光暈科技和藍胖子機器人兩個團隊已獲得千萬元人民幣級別的融資。2016年3月,柴火啟動“駐場創客”項目,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創客來到深圳。他們為這些外國駐場創客提供免費的場地、工具、設備、物料以及一定的資金支持,讓他們有效利用深圳的資源更好更快地完成創意項目。此外,通過柴火的平臺,也把深圳本地的供應鏈產業資源對接給來自全世界的創客。

據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潘昊透露,柴火打造的首個造物中心——深圳南山區萬科雲設計公社將於今年11月正式開放。該造物中心地處建築設計、傢俱設計公司等中小企業的集聚地,這裡將發展為以建築設計、智慧家居為特色的造物中心。他形容,柴火造物中心就像一個製造的路由器,一頭連著國內外的極客(專業創客),一頭連著先進製造的機器集群。極客們有一個想法或想製造一個物件,需要的各種設備都會唾手可得。雙方共同促進一個產品從想法到原型,最終走向市場,推動新科技、新設備、新應用、新市場的發展。未來,柴火造物中心可複製到全國各地不同的產業集聚地,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新”的轉變。

2016/10/14

【創客教育】桃園沙崙國小 3D列印海洋生態相框創作

20160606_122046

6/6.7兩天【騏驥坊創客教育團隊】前往【桃園市大園區沙崙國小】進行兩天上午的3D列印創作課程。

首先感謝【桃園國小】林育沖主任的牽線,沙崙國小林世娟校長的熱情邀約,讓沙崙國小全六年級共11位小朋友,在畢業前夕得到了難忘的3D列印體驗。

20160606_123705

沙崙國小位處桃園機場旁,另一邊離海不遠,近年致力發展海洋教育以及藝術創作,校園中隨處可見小朋友的作品展示。林校長爭取有限的教育資源,期待給孩子不亞於都市的教學內容,他說3D列印課程如果連80幾人的偏遠小校都能舉辦,那桃園沒有一個學校不行,令人印象深刻。

本次騏驥坊的教學目標,是讓小朋友學會使用Tinkercad繪圖軟體,設計出個人特色的海洋生態相框,經過兩天認真的學習,讓我們驚訝小朋友們的創作天份,大家一起期待下週作品的呈現吧! 兩天教學過程中,感謝林校長幾乎全程的陪伴大家,以及美術老師及資訊老師的協助,讓桃園在偏鄉數位工具普及應用上再添一筆。

Day 1

 

13417555_1021907271237744_6886166946365534438_n

【2016騏驥坊創客教育夏令營】

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創客教育】桃園市青溪國小 創造力實驗班3D列印創意課程

騏驥坊創客教育團隊於5月7日前往桃園市青溪國小,為創造力實驗班的小朋友講授3D列印創意課程

封面1

青溪國小為桃園市103~105年創造力暨科學教育計畫主辦學校,今年9月新學年將開設全台首創創造力資優班。

家維.jpg

騏驥坊創客教育團隊本學期在青溪國小也有開設【3D列印創意社團】,活潑有趣的內容大受學生的好評👍

2016-05-13 03.12.47 1.jpg

這次來到學校內舉辦推廣活動,看到這人山人海的場面,我們真的很感謝家長與孩子的支持😊

家維3.jpg

今年暑假,騏驥坊創客教育中心也將在青溪國小開設【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暑期營隊相關資訊,敬請參考活動頁面

kk

本次活動使用知名3D建模軟體 Tinkercad 作為教學教材 (同場加映:輕鬆上手的3D列印軟體 Tinkercad)

kk1

家長

簡單上手的3D建模軟體,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一起操作。

家長1

列印機

大朋友與小朋友第一次看到正在打印的3D列印機都十分好奇!

列印機4.jpg

作品4

活動現場也擺設了各式各樣的3D列印作品,讓小朋友能近距離接觸~

作品5

騏驥坊創客教育中心預計在105年暑假於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四地同步開設夏令營,讓創客教育更為普及!暑期營隊相關資訊,敬請參考活動頁面

想看更多:

● 【創客教育】桃園市青溪國小-3D列印創意社團 No.10

 【創客教育】2016騏驥坊創客冬令營-南崁國小3D列印科學班

● 【創客教育】台北市南港國小-3D列印綠能城市

【創客教育】教育部推創客教育 中部自造基地盛大開幕

為了推展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強調共創、共享之精神,鼓勵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參與動手實做,教育部推動創新自造教育,並於4所科大設立自造基地,中部基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虎尾科技大學分別訂於105年4月20日(星期三)上午及下午盛大開幕,將由吳思華部長親自揭牌及見證基地與夥伴學校結盟大會之合作簽定,同時呈現基地於各級學校及偏鄉推動自造教育之成果展示。

自造者運動自歐美開始發想,「創意自造」與「動手實作」更是教育部期望帶動臺灣學子的方向。由於自造者精神與技專校院「重視實作能力培養,展現務實致用核心價值」的精神相同,因此教育部推動創新自造教育計畫,共擇定4所科技大學設置北、中、南4所推動基地,作為推展各級學校自造教育及串接民間、企業自造資源之窗口。其中南部基地–「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創夢工場」與北部基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自造工坊」已分別於去(104)年5月份及11月份開幕啟用,中部兩校基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及虎尾科技大學則共同擇定於今日(4月20日)辦理開幕暨夥伴學校結盟記者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基地「創意工場」,強調跨領域之共創、共享,整合工程及設計學院需求,提出「做-學-想」之概念,透過雲端整合不同領域之自造者技術與學習場域,期許帶給區域的自造者與國、高中職一個學習的平臺,進行跨領域創作,進而達到「做中學」、「學中做」之發展目的。該校基地推廣自造之責任區域為臺中市(高速公路以東地區)、南投縣、雲林縣山線和嘉義縣市,開放對象包含該校師生或夥伴學校組成之創客團隊,現已邀請夥伴學校包括國立臺中高工、國立臺中家商、臺中新興國小、國立竹山高中、南投大鞍國小、國立斗六高中、正心高級中學、雲林華山國小、國立嘉義高工、國立嘉義高中、嘉義來吉國小等11校形成中部自造者網絡。雲科大創意工場面積共1775坪,分為實作工坊區、創意教學空間區及十二處妙思角落和兩大展示區:「實作工坊區」以四大工坊中之設計(木工廠、金工廠)、工藝工坊、數位工坊與數位製造工坊為主;「創意教學與妙思空間區」則包括一間數位工坊、兩間設計二館、兩間設計一館共五間創意教學空間;「展示區」則包含設計創新研發中心與願景館以及創客材料室。創意工場內包含原型實踐設備,從工藝的玻璃、金工到木工各式工具,再到3D列印、CNC及數位手臂等數位製造設備,均在創意工場中提供使用。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之「跨領域微創特區」共320坪,是ㄧ個結合「自造文創商品實作」與「跨領域試量產實作技術」兩大主軸元素,所建置之具科技、設計與工藝之跨領域微創特區,空間包含陶藝工作區、木工工作區、金工工作區、多媒材工作區、PCB電路板設計區、試量產加工區與系統測試區等七大動手做工作區,另有多功能共同工作空間,如文創數位協作區與共同討論區等,提供師生、聯盟學校、社區民眾及民間Maker團體運用各類工具進行創意實踐。該校基地責任區域包含苗栗、彰化及臺中市(高速公路以西)與雲林縣海縣所屬學校,未來秉持資源開放、設備分享之理念,將提供相關技術與設備,並發展創意自造與創新教育課程、教學、教材、師資,規劃寒暑假開設種子教師培訓營等策略積極推動自造教育,今日記者會亦與夥伴學校包括虎尾農工、大成商工、土庫商工、水林國中、元長國小、光復國小、文興國小、聯合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臺中教育大學、弘光科大、修平科大、環球科大、斗六高中、二林高中、苑裡高中、惠文高中、秀水高工、大慶商工、南鎮國小、大坪國小等22校簽訂自造者聯盟,未來將提供衛星工廠技術支援與機電整合資源,使自造教育推廣能順利往下扎根至高工職與國中小學生中。

教育部推動創新自造教育計畫,藉由全國北、中、南4所大學基地的設置,4基地均具有不同領域特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工業設計為發展特色、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則以機電領域為發展重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著重與民間maker及國際鏈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則以創業型大學為基礎發展,深耕maker實作與創業之結合。4基地提供開放之自造者學習環境,導入各類課程、教材、推廣之各項活動,除作為推廣鼓勵社會大眾動手實做之學習基地,亦希望藉由實作能力與創意精神之培養,鼓勵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大眾參與動手實做,激發創造力與夢想實踐力,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動手實作、創新創意與解決問題之能力,並透過創意整合、跨界合作與商品化等輔導策略,期許帶動創新創業與產業連結之良好發展。

教育部新聞稿 2016-04-20

【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創客教育】首屆中國國際創客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

 

2589a81f4f

「首屆中國國際創客教育高峰論壇暨中國創客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在京成功舉辦

2016年4月15日下午,「首屆中國國際創客教育高峰論壇暨中國創客教育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市海淀區北大博雅國際酒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規模大,質量高,創客教育業內大咖悉數到場,盛況空前,可謂是創客教育屆的一次饕餮盛宴!

此次盛會由中國電子學會現代教育技術分會創客教育專家委員會和及全國幾十家創客教育專業機構共同發起主辦,由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寓樂世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寓樂灣)、新東方在線、LabPlus盛思承辦。論壇上,大家暢所欲言,圍繞著「眾創夢想,聯動未來」這個主題共同探討,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研究和探討了創客教育的現狀和未來。

論壇上,中國創客教育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立的意義旨在促進行業自律,整合社會資源,培育創客教育生態圈,分享創客經驗,豐富教育供給側,培養創新人才,積極為廣大創客營造良好環境,為創客培養提供強有力支持,使越來越多的教育界創客登上創新創業的舞台,共同推進創客教育有序發展!

作為創客教育領域的一次高層次、高水平的大型創客文化交流活動,來自全國多位創客大咖匯聚一堂,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論壇訪談環節以及新聞會客室環節同樣是精彩紛呈,博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時間飛逝,整個論壇在大家的依依不捨中圓滿結束。論壇的成功舉辦和中國創客教育聯盟的成立也標誌著中國創客教育事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風正濟時,自當破浪揚帆;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讓我們期待創客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轉錄自 北京新浪網 2016-04-15

【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創客教育】廣州新教育 找回創客精神

大陸掀起「創客」(maker,或稱自造者)風潮,廣州、深圳這對「土豪兄弟」大手筆扶持創客;但兩地創客基因大不同,廣州雖為廣東省科技中心,擁有全省70%科研機構,但創客難成氣候,「創客之城」封號反讓小老弟深圳奪走。

去年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巡視深圳創客空間「柴火」,瞬間點燃創客熱,在官方全力推動、加持下,創客空間已滿地開花。

近期統計顯示,深圳開放製造空間、創客工廠等創客機構達到107家,創客人員超過1萬人。

比起上海「新車間」、深圳「柴火」,定義了創客空間的模樣,廣州雖有大學城創客空間、創客街、you+國際青年公寓等,卯足勁追趕深圳,但至今缺乏重量級、具號召力的創客空間,大多處於小規模獨立運作、分散、摸索狀態。

製造業不發達,也是影響廣州創客發展的原因。相形之下,深圳作為大陸高端製造業中心,工程師文化濃厚,還有華為、中興、騰訊等企業總部,「山寨之都」更打通世界級的低成本供應鏈,因此深圳創客傾向開發智慧硬體,且能結合軟體。

創客運動風起雲湧,但是卻面臨著難穩健發展的隱憂。

由於創客平台過度氾濫,僅有空間、頭銜卻無相應資源,創客基地無標準、品質良莠不齊,甚至被外界質疑「只有創業,沒有創新」,難邁向創客經濟。

然而更普遍、根本的問題,是缺乏創客土壤與文化。

如何將創客精神持續向下紮根、植入教育體系的「開源」問題,也日益受關注。

廣深兩地在創客教育也展開競賽。深圳第二高級中學早在2014年就在校園創立創客空間,而後陸續有中學開辦創客教育課程,民間還自發形成創客教育聯盟。

廣州正急起直追,將創客教育和中小學結合。包含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雅中學等都有編寫機器人程式、3D列印等創客教育課程。

南武中學更引進美國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鼓勵學生動手做和動腦思考,解放創意、激發社會創新要素。

2016-04-10 經濟日報 記者 郭玫君

【創客教育】桃園市青溪國小-3D列印創意社團 No.2

20160309_134854

3/9(三)【騏驥坊創客教育團隊】在桃園市【青溪國小-3D列印創意社團】,第二次上課加入兩位新同學,感謝青溪國小王主任的努力!  這次中央大學團隊除了育德老師主講,還有新秀芮翔老師加入教學,小朋友收穫滿滿,芮翔老師從小習畫,期待未來將藝術融入課程。本次社團課還有一位成大工業設計系的同學觀課,歡迎更多人一起來推廣創客教育哦!!

3/2(三)【騏驥坊創客教育團隊】在桃園市【青溪國小】開設第一期【3D列印創意社團】,小朋友接觸到3D建模軟體都非常興奮,一直說太酷囉!! 青溪國小為桃園市103~105年創造力暨科學教育計畫主辦學校,並爭取到教育局補助,預計於今年度設置創客智慧教室,在萬榮輝校長及教務處王雅代主任的大力推動下,相信青溪國小的小朋友都能感受到手做自造的美好。

相關文章:[創客教育]桃園市青溪國小-3D列印創意社團 No.7

【創新教育】桃園市經國國中 創造力資優班3/7受理報名

 

桃園市經國國中105學年度獲指定承辦創造能力資優班招生,對象為現在國小6年級、國中7年級學生,7日(周一)起先受理7年級學生報名,5月受理國小6年級學生報名,全市小六、國一、學生都可以報名,兩者都要通過資優鑑定。

校長陳雅玲連日到國小、國中宣傳,家長直接問「會影響孩子準備會考的時間和時日嗎?」、「國中接受創造力資優教育,畢業以後呢,有什麼保障嗎?」,陳雅玲強調創造力已經是國際顯學,不會影響會考,反而更能激發頭腦思維、創造等能力,或許在國中階段還沒有特別成就,但是對孩子往後的學習一定有幫助。

校方表示,創造能力資優班招生對象為現在國小6年級、國中7年級學生,7日(周一)起先受理7年級學生報名,5月15日起為6年級,報名期限都是3天全市學生皆可報名,兩者都要通過資優鑑定,在台師大教授于曉平、國北教大教授李乙明協助下,已經完成師資、課程建構。

陳雅玲表示,培育創造力與創新能力不僅提升國民素質,創造力與創新是一體兩面,創新可視為一系列知識生產、知識利用和知識擴散的歷程,而創造力的就是創新的火苗。

聯合報2016-03-06 記者鄭國樑

【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地方政策】桃園市青溪國小 新學年設創造力資優班

桃園市教育史即將寫下新頁,第一屆國小創造能力資優教育下學年(暑假過後的新學期)登場,教育局擇定青溪國小主辦,向全市目前3、4年級學生招手。

教育局表示,青溪國小經過一年多和台師大、北教大合作設計課程,並安排部分學生參與後不斷修訂,所端出課程內容和資源,都將優於台北市的創造能力資優教育。

青溪國小校長萬榮輝提醒家長,創造能力資優班是教育部6大資優教育之一,學生必須通過兩階段專業鑑定,9日至11日報名,兩階段鑑定分別為27日、4月16日,招生辦法可上青溪國小網站查閱。

通過資優鑑定的學生平時上課和其他類別資優班一樣,分散在不同班級。如果都是就讀青溪國小者,由校方安排時段抽離原班後集中上課;如果是他校學生,另外利用寒暑假排課。學生如適應不如預期,還可回歸一般課程,獲得很好的學習資源。

教育局表示,創造能力資優班在桃園市是首設,可發掘資賦優異潛質學生,並提供創造能力資賦優異學生適性教育,為孩子培養未來的國際競爭力。

萬榮輝說,創造能力資優學習包含跨學科主題探究、創造思考技能養成、創客3D學習、未來想像、創造發明、社會素養、數位實驗室等,不僅可激發學生創意與科技能力潛能,還要展現人文關懷和創新冒險的Maker精神。

凡敏覺、流暢、變通、獨創、精密、想像、挑戰、好奇、冒險等方面都具創造能力、資賦優異特質者,歡迎報名。

聯合報2016-03-03 記者鄭國樑

【2016騏驥坊創客夏令營】台北/桃園/新竹/台中 同步展開

【創客教育】桃園市青溪國小 開設3D列印創意社團

20151229_082706 20160302_152607

3/2(三)【騏驥坊創客教育團隊】在桃園市【青溪國小】開設第一期【3D列印創意社團】,小朋友接觸到3D建模軟體都非常興奮,一直說太酷囉!! 青溪國小為桃園市103~105年創造力暨科學教育計畫主辦學校,並爭取到教育局補助,預計於今年度設置創客智慧教室,在萬榮輝校長及教務處王雅代主任的大力推動下,相信青溪國小的小朋友都能感受到手做自造的美好。

 

【創客教育】自造教育 11大博物館1/9聯合行銷記者會

LOGOol2015_exp_1228_004.jpg

時間:1月9日10:00-15:00
地點:科教館1樓大廳

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是體現在一個連續性地光譜上。鼓勵孩子動手實踐、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輔導青年創業發明。科教館一直以來推動科普教育,除了孩子們以校園、家庭之外最重要的教育場域自居,更希望能夠同時教育家長,與孩子們共學共進。本館預計規劃之「Maker Space聖火串聯」、「Make a Wish夢想實現」及「大型創作徵集」活動,都是希望能夠結合校園與民間共同推動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

透過「Maker Space聖火串聯」活動,民間MAKER社群與校園MAKER空間能夠彼此交流互動,進而促成更多共創專案。同時,也可以讓民眾知道生活周遭有哪些空間可以參與體驗。

「Make a Wish夢想實現」則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並規劃出自己想要的夢想,技術部分再由MAKER提供專業指導與協助。例如:小朋友想要利用回收的保特瓶做一個計時器。先自行想像製作方式與流程後。再由民間MAKER針對小朋友的『設計規劃』提供專業建議調整,共同製作完成。

「大型創作徵集」則是與MAKER共同創作『大型』的創作品,除了在活動上吸引群眾目光外,更希望藉由大型創作物新奇、創新的設計,啟發孩子動手創作的意願,同時也讓家長瞭解,並安心讓孩子動手嘗試自己的創作。

自造者玩創 Maker體驗攤

寒假即將到來囉!自105年1月21日至3月31日,教育部集結了全台25家國立社教及文化館所聯合辦理《Maker 玩創春遊趣–寒假暨1-3月學習護照》主題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當Maker體驗玩創意、動手做的樂趣!

在105年1月9日的記者會現場,將有11家社教及文化館所的Maker主題活動攤位,讓您搶先體驗自造者的樂趣喔!

科教館.jpg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展出紙雕機提供民眾現場體驗,可雕出本館科寶及新版LOGO圖案,並可客製化雕出觀眾姓名。
展出Makey Makey鋼琴,民眾可以體驗彈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jpg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搭配Maker主題「仿生機械的探討與製作」,透過活動現場,體驗各種材料,由工作人員指導,讓記者會與會者動腦自製可以在風管內平衡飛行的教具,學習重力與浮力原理。

科工館.jpg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我是神槍手
展示科工館專利品”連發竹槍”(專利證號:M391089)的作動與安全玩具機制,
並在現場進行我是神槍手-射擊飄浮球(The Sniper-Shoot the Floating Ball)活動,仿棒球比賽打擊機制
展出自製展品「魔環」及「自走車」,可動手操作及體驗
展出自行組裝3D列印機,提供實際列印展示
展出3D列印筆6支供民眾體驗

屏東海生館.jpg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展出珊瑚海報及珊瑚蟲茁苗時所製造出的碳酸鈣外骨骼樣貌,現場並提供材料供學員製作手機顯微鏡,拍出並認識各式珊瑚外骨骼樣貌。

基隆海洋科學博物館.jpg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展出本館近年來在海洋科技領域教材與教具的Maker成果,包含自造遙控帆船、水下滑翔機DIY教材、風帆船DIY教材以及風帆車DIY教材等。現場並將提供限定數量之水下滑翔機DIY教材、風帆船DIY教材以及風帆車DIY教材,讓記者會參與者親身體驗船舶科技DIY的樂趣。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2016藝教於樂:手工書動手做
秉持創客(maker)精神,藉由實際的操作設計,分享討論。鼓勵學生將自已的點子動手做出成果。培養學生參與美感與藝術學習活動。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Broadcast Maker:自已的廣播自己做
自己的廣播自己做,每個人都可以是小小DJ!現場展示教育電台數位雲端導覽成果,與「數位行動體驗錄音機」,配合生動的廣播劇本與道具,讓民眾可以現場體驗錄製1分鐘自己的廣播劇!

國立臺灣圖書館

折折稱奇–寶貝圖書DIY體驗活動
由臺灣圖書醫院的「圖書醫生」以簡短有趣的紙張故事,帶領小朋藉由實際折一本小書,並利用色筆、著色體會寶貝圖書的重要。現場回答寶貝圖書的相關問題更可以獲得精美獎品喔!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臺灣工藝文化園區【2016春節特別活動~玩樂猴嬉遊記】活動宣傳、春節限定DIY展示暨示範表演、DIY教學(表演者為身心障礙者考量動線)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中正藝學堂-藝術DIY體驗活動」
1.活動展示品(儀隊公仔、儀隊捲捲樂、五色鳥、樂活松鼠、超輕土玩建築…等)
2.中正紀念堂「超輕土玩建築」教學試作攤位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展示具新年氛圍之押花創作春貼、蓪草藝術創作。

<<活動官網>>

<<2016騏驥坊創客冬令營>>桃園5校同步開課

1225版

【創客教育】3D科技到蘭嶼 離島孩童新體驗

偏鄉募資平台

繼《馬祖跳島計畫—3D玩影像》活動,教育部與科技部再度聯手合作,為蘭嶼學童帶來3D列印及穿戴式裝置科技體驗。12月21日由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與資訊科學系所組成的團隊帶著3D列印設備及穿戴式裝置,從台北出發前往蘭嶼。連續二天三場課程,特別針對蘭嶼中學、朗島國小、椰油國小、紅頭國小及東清國小而設計,讓蘭嶼學童大玩3D科技。

12月中旬,在東北季風吹襲之下,蘭嶼機場與港口開開關關,遇不見觀光客,島上幾乎只剩下老人與小孩。此時此刻的蘭嶼更加反映離島地區交通與資源取得不易,卻無法框住蘭嶼學童純真自由的心靈。兩天的課程,3D科技的魅力讓教室不時傳出小朋友的驚呼,課程安排從虛擬實境、擴增實境到Maker(自造者)的概念,運用穿戴式裝置及3D列印的操作與展示,帶著小朋友體驗虛擬世界的無限想像、虛擬與真實的結合,最後透過科技與製造將使得想像而得以成真。

此次活動係由教育部「鹿樂—偏鄉教育資源募集平台」策畫執行,除了為小朋友帶來科技體驗外,也在課後與蘭嶼中學的老師一同修復閒置已久的3D列印設備。創意來自生活經驗,體現在小朋友透過平板畫出的五色鳥、山羊、飛魚、拼板船等3D列印作品中。期盼這樣的一堂課能夠為離島孩童帶來新的刺激與視野,未來實踐自己的想像與設計。【鹿樂新聞 2015/12/21】

<<認識鹿樂>>

<<2016騏驥坊創客冬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