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航空城是台灣繼十大建設後最重要的旗艦計畫,其中蘊含「智慧城市」、「智慧機場」雙重內涵;為強化兩大內涵,必須透過4G寬頻技術,促使萬物快速互通,繼而結合雲端大數據孕育新生活型態、開創新產業價值。
時至今日,包括雲端運算、4G行動寬頻、大數據分析、乃至物聯網(IoT),皆蔚為大勢所趨,影響層面已跳脫科技領域,與民眾生活、產業發展息息相關;這些技術的最佳實踐場域,則非智慧城市莫屬,而綜觀全台灣最經典的智慧城市發展計畫,即是智慧航空城。
為使國人體驗智慧應用情境、感受新型態智慧城市之便利,台灣智慧航空城產業聯盟(TIAA)與桃園市政府合作舉辦「智慧航空城/智慧城市應用展示暨國際研討會」,並鎖定智慧政府、智慧產業、智慧生活三大主軸,於活動現場佈置大型應用展示區,由桃園市政府、經濟部工業局與TIAA各專家研究小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聯手展示13項智慧應用服務。

|

上述展示主題,包含「智慧生活」範疇的桃園市行動市民卡、遠距健康照護暨偏鄉遠距PACS醫療、應用iBeacon與QR Code於區域系統整合及動物友善城市行銷;「智慧政府」範疇的智慧區里暨桃園4G智慧政府行動工商服務、道路資訊管理系統簡介、行動SNG暨智慧運籌管理中心、環境監測-天羅地網;「智慧產業」範疇的雙螢互動廣告暨微定位帶您遊文創看展覽、i玩票電子旅遊套票網暨智慧商店多元店端解決方案、智慧才積辨識系統、自助包裹存取系統、智遊商務、友善城市科技微光服務、智慧商圈主動式優惠推播服務、智慧機場之航務自動化、千里眼智慧雲端監控、智慧運籌管理中心、友善好餐廳APP,及結合跨境物流、金流的新型態旅遊購物服務APP。由於展示內容創新豐富,獲得與會者熱烈迴響。
依循PPP模式 落實航空城發展計畫
桃園市長鄭文燦致詞表示,市府甫完成攸關航空城計畫的24場全區預備聽證,釐清各項爭點,有助於促使住宅、產業等各項議題,獲得更加圓滿的處理;譬如目前部分中小企業使用農地作為營業場所,市府正研議先建後遷方案,幫助其妥善遷往產業專區用地。
為了推動航空城計畫,市府與中華電信展開密切合作,迄今已孕育不少豐碩成果。首先,針對經濟部推出的「4G智慧寬頻應用城市補助計畫」(總經費達新台幣50億元),市府與中華電信合力推展的悠遊城市類計畫,共計囊括近10億元補助經費,佔總經費20%;其次在2015年12月,市府與中華電信合作發行行動市民卡,試辦發行1千張,預計2016年增加發行1萬張,速度之快,領先全台灣各縣市。
鄭文燦強調,航空城計畫不應停留在土地開發層次,應力求打造一個足以實現智慧治理、智慧產業、智慧生活的良好環境,因此亟需廣納創新思維、整合ICT技術應用,使航空城躋身全台灣未來城市示範區;舉例而言,目前桃園有多達1,700家物流業者,今後可藉助智慧物流方案,協助這些業者提升營運效率。
他同時認為,桃園是工業首都,全年總用電量佔全台灣13.6%,應徹底落實循環經濟。具體措施包括了桃園將基於「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設立再生水處理廠,以提供予航空城產業運用。另外,大園、觀音、新屋均設有風力發電廠,沿岸風力發電量居全台之冠,而迄今桃園已有2.3萬輛電動機車,領先各個縣市,今後市府將延續這些有利條件,進一步在航空城內推出電動機車U-Moto,落實節能減碳、綠色運輸願景。
值得一提,鄭文燦在上任滿周年之時,正好將太陽能面板推行至第100所學校;設置太陽能面板不僅能達到隔熱、防水、節省電費等效果,還能將產生電力回售予台電,賺取額外收益,因此學校普遍樂意採用此模式。
未來,桃園市政府將繼續藉由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落實航空城的智慧應用發展計畫,使航空城成為未來台灣發展的亮點。
智慧航空城為載具 引領建立新產業能量
台灣智慧航空城產業聯盟會長暨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表示,TIAA成立迄今已逾2年,獲得交通部、經濟部大力支持,得以發揮預期功效,為行政院、桃園市政府與桃機場公司等單位,提出有效可行之建議。
智慧航空城係植基於網際網路、物聯網之建設,不僅運用雲端、大數據及資安等技術建立營運平台,亦需善用電信網路建構基本架構,結合台灣所擅長的終端設備實力,讓智慧航空城及智慧城市成為絕佳載具,帶動台灣產業提升能量,建立新的產業能力,以造福社會大眾。
交通部次長吳盟分指出,在桃園市政府與民航局合作下,11月底已完成預備聽證程序,期望未來雙方持續攜手,在2016年4月底前完成正式聽證,使航空城區段徵收大事底定,讓各項智慧應用計畫能有「Body」得以依附、有效推展。
吳盟分接著說,除區段徵收,另外兩項關鍵議題,亦已展露重大契機。其一是機場捷運將於2016年通車,另一則是完成第三航廈國際設計標決標,後續再聽取各方意見,逐步將第三航廈打造成為舉世最先進的智慧機場。綜上所述,可以預見在2020年前,航空城內將有眾多大型計畫有待執行,其間蘊含可觀商機,可望對台灣產業挹注豐沛的推升動能。
打造智慧應用城市 引領智慧生活新紀元
為幫助與會者理解智慧城市應用輪廓,本次研討會的上午場,安排三場重要議程。首先由荷蘭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計畫國際事務專案經理Patrick Lie登場,他指出多年前該市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挑戰,開始推動節能減碳、再生能源等計畫,由此觸發一系列智慧城市發展計畫,躍居全球智慧城市的先驅。
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的推動力量,來自一個名為ASC(Amsterdam Smart City)的團隊,係由政府、企業與民間共同組成,彼此透過開放創新平台協作,輔以兼顧各方利益的媒合機制,再以整座城市作為大型生活實驗室,偕同市民將各項專案計畫付諸實行,箇中諸多深具創意的做法,頗值得台灣學習與借鏡。
接著由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德登台演說,他指出,為打造「創新、綠能、智慧」的桃園智慧城,該市啟動「i358桃園智慧城市旗艦計畫」,鎖定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產業等三大面向,循序實現效率桃園、行動桃園、宜居桃園、樂活桃園、永續桃園等五項目標,其間則涉及政府治理、永續環境、安全防災、生活教育、文化觀光、交通運輸、醫療照護、產業發展等八個領域。
王明德說,針對前述三大面向,市府已擬妥多項執行方案,譬如「智慧治理」方面的開放政府資料民間加值應用、推動市政大數據智慧營運治理,乃至推動空間治理市政決策分析,「智慧生活」方面的推動智慧校園與數位教學、打造智慧健康照護網絡,及「智慧產業」部份的推動工業4.0產業智慧化、引入雲端產業、活絡青年創業及實踐創客空間…等等措施。
身兼TIAA產業科技應用組召集人與中華電信企客分公司總經理的涂元光,強調智慧城市之價值,可分頭落實到政府、產業與個人等不同參與者。其中政府可藉由提升運作效率,帶出社會利益及高品質服務;產業注重市場機會、回報與最大利益;至於個人(市民),則期盼獲得更好的服務、更多的選擇及更經濟實惠。
為使各參與對象分享利益,中華電信將以高速行動寬頻網路為基底,與地方縣市政府合作,優先朝向「4G便捷城市」目標、全力發展智慧運輸,打通智慧城市的任督二脈,再接續鋪陳智慧政府、智慧觀光、智慧生活、智慧管理與運籌、智慧商圈、智慧永續等各式應用。
環繞三大智慧主軸 鋪陳智慧應用成功案例
本次研討會下午場,主辦單位安排八場次成功案例分享。有關「智慧物流」主題,由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組長袁啟亞主講,他表示智慧物流SIG旨在打造航空城為亞太區轉口貨運樞紐,現已出爐的解決方案成果,包括前店後廠物流管理平台架構、貨物快速入出區與使用監管機制,及兩項由國人研發的智慧物流系統,一是適用於轉口營運模式的「多尺寸物件自動才積重量辨識模組」,另一是適用於電子商務模式的「多自動包裹存取站(智取站)」。
有關「智慧航空城複合休閒」主題,由資策會創研所副主任陳桂苓主講,她指出,2015年該SIG重點工作在於建構「六導合一」(導遊、導覽、導航、導購、引導、推導)之智能導遊服務,具體產出成果為智遊商務服務(Taiwan Easy Go),旨在藉由箇中電子商務、外語客服、個人導遊、交通接駁、飯店服務、行動票券、私人秘書等各項機能,滿足外籍商務旅客來台之需求。
在「旅客與市民服務」主題方面,由工研院資通所副組長杜鴻國擔任引言人,指目前該SIG已產出智慧商圈主動式優惠推播服務成果,首階段於新竹世博館展示,主要透過電子看板,提供旅客適地、適需與適時之導購/導航訊息。接著由太和光創辦人兼執行長吉正然介紹「微光計畫」,藉由Beacon定位系統幫助盲人安心行走,使政府無需投注龐大建設經費,即可營造智慧友善城市。
至於「機場智慧化服務」主題,由桃園機場公司資訊處長黃國峰登場演說,其分享了關於A-CDM(機場協調決策管理)、FRCS(Flight Rescheduling Control System)等系統運用成果,證明桃園機場一方面可整合利害關係人資訊,建立共同決策平台,提升整體作業績效,二方面能有效因應颱風等特殊天氣狀況,在機場長時間停止起降後,猶能維持正常的航班時間調整機制。
有關「智慧運籌管理中心」主題,由台灣思科系統(Cisco)副總經理王植煇分享諸多國際經驗,據此歸納出五項產業創新驅動力,分別是有遠見的領導力、全球開放標準、智慧型管理、政府與民間合作(PPP),以及新生態系統,而智慧城市建設路線圖則應涵蓋戰略探索、總體規劃、概念驗證、實施、營運等完整要素。
最後三場成功案例,皆與桃園市政府相關。首先由市府研考會主委劉坤億闡述「4G桃園智慧政府應用」,強調現已完成250項屬於生活安全品質與公共資訊類型的可公開資料集,便於民間加值應用,另透過智慧區里APP即時推播公務訊息,協助里長有效回應里民需求,同時即將提供全台第一條全線提供4G Wi-Fi上網服務捷運線,並致力建構複合型災害預警應變系統。
其次由市府觀光旅遊局局長楊勝評,介紹「4G桃園智慧生活應用」成果,指其智慧觀光服務平台連續三年獲國發會評選為第一名,箇中不僅整合桃園市吃喝玩樂資訊,也採用先進分析與自動排程技術,幫助遊客編輯個人專屬行程;其餘成果還包括推動「一卡多用、多卡合一」的智慧生活市民卡,並悉心規劃建立智慧候車亭、e化智慧教室,也善用iBeacon與QR Code等技術打造智慧動物保護系統。
市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張昌財擔任壓軸講師,闡釋「4G桃園智慧產業應用」主題,他強調智慧產業發展關鍵在於智慧機械、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的應用,藉此讓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製造、銷售等垂直與水平價值鏈,皆具備自主感知、自主預測與自主配置能力,從而提升訂製式量產與服務生產力;而桃園市政府也基於工業4.0思考脈絡,將原本需要以人工耗時查詢比對的資料,彙整進入資料庫,再結合程式自動判斷,以期大幅縮短工商申辦流程,促進產業發展。
展望未來,TIAA將與桃園市政府持續攜手合作,充分藉助台灣產業之資通訊整合實力,引領台灣智慧航空城、智慧城市起飛,共同打造台灣下一代產業競爭力。
DIGITIMES中文網 2015/12/28-陳毅斌
原文網址: TIAA與桃園市政府合作 智慧航空城躍居台灣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