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宜蘭國華國中創客 自製加油機器人

數學課、資訊課和藝文課也能整合教學?宜蘭國華國中整合了上述課程知識,讓學生學會電路設計、寫程式、畫3D圖,做出獨一無二、會隨音樂搖擺起舞的加油機器人。

國中創客 創作加油機器人

▲宜蘭國華國中的學生,整合跨領域知識創作出「加油機器人」。

「因為我喜歡陳金鋒,想要做機器人替他加油!」八年級的沈廷俊做出了會配合音樂跳啦啦隊舞蹈的「加油機器人」,帶著它到桃園為陳金鋒加油。

沈廷俊的加油機器人是在學校資訊課做的。當台灣多數國中小資訊課還在教孩子word、excel的文書處理時,宜蘭縣國華國中的資訊課教師和數學、藝文課合作,自編教材,讓七、八年級每一個學生學習基礎電路設計、寫程式、畫3D圖、銲接電路,利用回收的瓶管紙箱,做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三低/3D機器人」。

「我們的機器人擁有低成本、低門檻、低汙染的三低。不用過度裝飾,引導學生觀察回收材料原有的樣子再加工,做出最新奇的機器人。」藝文老師林妙瑜說。不使用昂貴的積木材料、不需要大量的設備投資,跨領域的教師團隊研發課程和教材,用最低的成本,實現孩子的發明夢。

跳脫傳統教學 整合學習跨領域知識

教育部昨天舉辦活化教學記者會,國華國中教學團隊分享他們如何跳脫傳統課堂講授學習方式,以資訊教育為中心,統整數學及藝文課程,讓學生動手製作機器人,鼓勵學生整合學科知識與實作能力,培養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也帶來自己的作品,說起創作想法時個個眼睛發亮。廖晏瑢說,常常忘記帶鑰匙出門,又擔心感應鑰匙容易被破解,於是利用磁鐵以及迴路概念設計迷宮路線做出「迷宮鎖」,讓她不僅不用再當鑰匙兒童,還贏得了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邱萱想解決宜蘭因多雨導致河水暴漲淹橋的交通事故危機,她的「多功能水位測量器」分成三個階段提醒駕駛人河水水位高低以便判斷改道與否;王禹博操作著手機App下指令、藍芽連線控制大型機器人在記者會場到處移動。

學校如何培養滑世代面對世界的能力?國華國中透過好的教學,讓電腦和手機不再只是令家長老師頭痛的「分心玩具」,而是學生自學和便利生活的利器;3D繪圖、寫程式、平面透視圖、LED、電路焊接不再是遙遠的專業,而是學生們用以思考生活問題的好幫手。「學以致用很重要,學生們不應只是『想』知識,而是用知識。」資訊老師張俊傑強調。

本文轉錄自<<親子天下>>2015/11

Posted in 3D列印, 創客教育 and tagged , , , , , , , , , , .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